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4月1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山印象

新闻作者:甘道义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2日  查看次数:次  
竹山县城不大,却是古上庸国都。竹山县城街道不宽,却是我青年时代上学的必经之路。竹山盛产石煤,往来车辆把街道染得黢黑,使老城显得有些陈旧。这种黑街印象在我的脑海里根植了几十年。
今年春季,应侄儿邀请,我再次来到竹山。
侄儿是做小家电生意的,虽说挣不到大钱,但养家糊口没问题。侄儿说,竹山人说话直,没有摸透其性格很难做生意。但了解透了,就会发现竹山人说话算数,充满诚信,买卖双方从不漫天要价或讨价还价。
在侄儿的店里,我们正聊着天,一位顾客来买小家电。双方简单寒暄后,价格很快商定。付钱时,顾客说:“我手中只有500元钱,另外2000元钱过两天还,现在提货行不?”侄儿说:“行!”双方非常干脆。
晚饭后,我们沿着纵横大道散步。纵横大道很干净,行道树将2米多宽的人行道与车行道分隔开来。此时的堵河,平静得没有一点波澜,河两岸的路灯光映在水中,好似两条火龙在戏水。
穿过彩虹般的三桥来到河南岸,沿着宽阔的沥青路由西向东行走。路两边,一排排建筑拔地而起,形成了城市篱笆。新建的绿松石城灯火辉煌,充满生机。我回头由城东向城西眺望,闪烁的灯光,改变了我对黑街旧城的印象。
夜渐深,行人稀少,路边隔三差五停放着电动车和摩托车,似乎在告诉我劳累一天的人们已经休息。我心存疑惑地问侄儿: “这些车辆彻夜放在外面不怕被人偷?”侄儿说: “竹山没有人偷电动车和摩托车。”这也许是竹山开展 “十星级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果之一吧。
  竹山水资源丰富,过去常患水灾,所以县城建在半山腰上。近几年随着潘口水电站、龙背湾水电站等梯极电站的建成,水患少了,竹山也开始加大新城建设力度,堵河两岸成为竹山县城 “内环”,纵横大道上的楼盘备受当地百姓青睐。
第二天,我随侄儿送货到上庸镇。上庸镇前身为田家坝镇,是因潘口水电站建设而新建的集镇。小镇依山傍水,镇内清一色的白墙黑顶徽派建筑,成为竹山一道美丽的风景。听侄儿说,在竹山,官渡、宝丰、楼台等10多个乡镇,将生态移民搬迁、旧危房改造等相结合,统一规划建设徽派建筑新集镇,成为湖北的 “婺源”,拉动了全县生态旅游经济。
党的十八大指出,规划落后是对资源最大的浪费。农民盖个房不容易,一个集镇的建设,可能要管三五百年。无序乱建,只会重蹈“父亲盖儿子修孙子拆”的覆辙。我是多么渴望我的家乡能超前规划,迎头赶上时代发展步伐。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地方经商环境的好坏,商人最有发言权。侄儿背井离乡,辗转多地后落脚竹山,经商达6年之久,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也能安居。竹山经济和社会双轮驱动的发展,为一方百姓带来福祉,让我这个外乡人在 “妒忌”中羡慕。
                          (作者系今日竹山网网友)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