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5月1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与写作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0日  查看次数:次  


碧野,原名黄潮洋,汉族,生于1916年2月15日,广东潮州大浦人。现代著名作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湖北省终身成就艺术家、中国作家协会和湖北省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华中散文学会会长、正厅级离休干部,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年5月30日因病在武汉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代表作有《阳光灿烂照天山》、散文集《月亮湖》、《幸福的人》、《七月的天山》、《在哈萨克牧场》,著有短篇小说集《流落》、《山野的故事》、《天山景物记》等。



那是一个初秋的下午,天气晴朗,微风和煦。当时还是一个懵懂青年文学爱好者的我,接到《堵河文艺》编辑部通知,让我参加碧野的文学讲座,顿觉喜从天降,激动万分,能够亲眼目睹大师风范,亲耳聆听大师教导,这是我一生中莫大的荣幸和自豪。
记得当日参加讲座的有时任文化局局长的徐纯孝,《堵河文艺》主编罗维扬,文化馆工作人员唐明文、罗良智、柯红,还有来自各单位的文学爱好者江达、黄成勇、李传新、袁林等20余人。图书馆的阅览室面积不大,约80平米,大门朝黄土街开着,里面贴墙围着一排书架,上面摆放着许多图书和杂志,中间有两张乒乓球台大小的阅读桌。靠南边原是借阅图书登记的桌子,已搭上了一块蓝布,搁着一把藤条椅,算是讲台。我们都围着中间阅读台案子坐着,没坐下的在背后加了凳子。大家都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静候着崇拜已久的著名作家——中学语文课本里《天山景物记》的作者碧野的到来。不一会儿,只见徐局长带领着碧老从图书馆的后门款款走来,我们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鼓掌欢迎碧老。初见碧老,感觉十分亲切,大约60来岁,白皙的国字型脸庞,戴着一顶中式黑色呢子帽,两鬓露出些许的银发,魁梧厚实的身板,话语清亮而和蔼。至今,我闭上眼睛回想那时的场景还记忆犹新。
掌声过后,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屏息等待,徐局长请碧老就座后,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碧老的事迹和主要代表作品,他说:“碧野同志,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文联委员、华中散文学会会长、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共创作长篇小说10部、中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4部、报告文学集4部、散文集15部、《碧野文集》(四卷)等,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作品,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文字优美,尤其是在散文创作方面,风格迥异,独树一帜。其中,《天山景物记》、《情满青山》等多篇作品,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天山景物记》更是成为中学语文教材范文,影响了几代年轻人,成为现代经典之作。他曾扎根我们湖北丹江口大坝工地十余年,与工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情创作了反映水利工地建设生活的长篇小说《丹凤朝阳》。最近几天碧野同志不顾旅途劳顿,亲临我县西部、南部、北部乡镇采风,访问过竹山师范,到过九华林场,还参加了九华林场职工的婚礼,并颇有兴致的题词祝贺,这一切充分体现了碧野同志始终坚持深入生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从百姓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的创作作风,当碧野同志听说我县还有不少青年十分热爱文学创作时,顾不上劳累,欣然接受了为我们举行讲座的邀请,下面就请碧野同志为我们就文学创作的问题作重要讲话……”
由于是第一次见到名人,出于敬仰,更是特别的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当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录音机,我只好全神贯注地做了笔记。但由于笔录速度不是很快,难免有所疏漏,但一些很精辟的内容还是被记录下来了。由于笔记本中途遗失,最近有幸失而复得,又恰逢碧老今年诞辰100周年,写下此文,权当对碧老的一丝怀念吧。
碧老在讲话中,不仅谈到了文学创作的本质。还通过他的个人创作实践重点讲了一些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导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用心观察、捕捉美好的东西,培养自己对美的感受,这使得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受益匪浅。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本人没能在文学方面有所造诣,而是从事了广告行业,但碧老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成为我工作的动力和广告创意的源泉。
(作者单位:竹山县金马广告传媒公司)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