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5月1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植物之美

新闻作者:郑德国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0日  查看次数:次  
四月,海棠花开放了,迎风峭立,明媚动人,楚楚有致,有“花仙”、“花妃”之尊称,也有“国艳”之美誉。它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人在海棠树下,香风阵阵,不时有花瓣随风飘落,有如花雨,美不自胜,妙不可言。
  植物之美,在于它蕴藏着难以言传的生命奥秘。从最早的单细胞蓝藻植物到如今郁郁葱葱、五彩缤纷的高等植物,6亿年来植物以顽强的生存意志书写着这个星球的生命传奇。
  在阳光的滋润下,植物长得越来越高,并以茂盛葱茏的枝叶给地球披上了绿荫;在萧索的秋天,落叶为地球盖上了薄被,为世界增添了无限的迷离与绚烂。1亿年前,植物绽开了花朵,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惊奇不已的现象。为了繁殖,植物生长出美艳惊人的性器官,有了花儿子房,子房包裹着胚珠,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通过花朵,植物完成了有性繁殖,实现了生命的延续。
  植物有着动物无法比拟的生存能力,也有惊人的再生能力。草儿被割了,还会复生;花儿凋谢了,还会盛开,它们几乎是永生的。人类在花朵的美丽中看到了自身生命的短暂,而植物却以这种美的无限轮回实现着不朽。
  植物之美,在于它向吞食它们的动物吐出氧气,提供养料。从鱼类到鸟类,从昆虫到走兽,各种动物无不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从植物中汲取自己所需的养料。天空的蔚蓝、森林的葱茏、花田的绚烂……无一不是植物的创造使然。
  人类一经出现,就最大限度地依赖于植物,植物为我们提供最基本的衣食来源,没有植物人类就无法生存。通过对植物的驯化,人类在1万年前创造了农业。在数千年农业文明中,植物的命运与人类紧紧联系在一起。植物滋养了人类,构造着文明的根基。有数不清的诗人、画家在植物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发现生命的意义。植物则在人类的诗歌、绘画中,日复一日展现自身的深邃美感。
  从公元前300年,希腊植物学家提奥夫拉斯图斯写《植物历史》起,人类就试图了解植物的奥秘,植物学甚至在19世纪一度成为欧美最流行的消遣方式——无数“植物迷”们携带旅行指南和标本箱,穿过广袤的森林、无垠的沼泽、辽阔的草原、茫茫的沙漠去寻找新的植物。可惜,在人类还没弄清这个星球上的所有植物之时,许多植物就已经消失了。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是植物灭绝的主要原因,然而近三百年来,人类频繁的活动,使植物灭绝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自然灾害对植物造成的灾难。
  如今,扩张无度的城市环境正迫使植物以更快的速度发生退变。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里,植物被支离破碎地栽培,远离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它们只能在孤岛一样的环境中独自生长。生存环境的分离阻止了基因的流动,造成遗传隔离,从而使植物更加快速地走向灭绝。
  在偏远、贫困地区,人们为追求富裕幸福的生活,肆无忌惮地对植物进行采集利用,对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地进行开垦,一些乡土植物变得越来越少。全球每年有大面积的森林遭到砍伐和焚毁,地球上的高等植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虽然上世纪初开始,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并致力于改变这个现状,但这种状况在全球似乎并没有获得根本改观。
  植物之美,在于它已经超越了人类的生死,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生命有限的遗憾。在地球46亿年的漫长历史中,是植物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生命。现存的的大多数植物都拥有数十倍于人类自身存在的历史:百合、玫瑰、玉兰在4、5千万年前就已经出现;而1亿多年前,银杏树、松树、冷杉和落叶松等裸子植物就已占据着这个星球。在植物亿万年绵绵不绝的存在面前,我们的生命是何等的短暂。
  植物孕育了人类以生命,而人类却成了植物的灾难。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并没有引起全人类足够的关注和忧虑,人类爱自己远胜过爱植物。植物园正成为人类缅怀植物的纪念馆,实际上也已暗示了人类面对植物消失的无能为力。
  至此,我们凝望盛开的海棠花时,它那妩媚娇美的笑脸,仿佛暗含一种哀伤的美;我们透过画家的笔触,欣赏梅、兰、竹、菊时,它们楚楚可怜的身姿,似乎同样显露出强烈的需要延续的愿望。
  人类要延续下去!然而,要延续的,绝不仅仅是人类自己。因为当植物只能成为人类画卷中永远的记忆时,人类的历史也将走到尽头。植物的延续才是人类延续的前提!植物美了,人类才能有美好的前景。
            (作者单位:湖北堵河源管理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