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30日,记者从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我县今年计划新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428处,完成5000户17316人的搬迁任务,共涉及17个乡镇254个行政村。
今年是我县易地扶贫搬迁3年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坚定“首战必胜”的决心,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头号工程,采取“中医诊法、计生管法、狙击战法”,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群众主体、科学规划、统规统建、产村相融、整体推进”思路,集中优势兵力、实施狙击作战,努力把头号工程打造成为民心工程、经济工程、廉洁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从去年11月启动以来,我县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精准识别搬迁对象,锁定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5860户42860人,坚决守住“不举债建房、人均面积不突破25平方米”两条红线,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的账、表、卡、册、图,做到“一户一档”,严格建设标准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打造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工215处,开工建房4106户13281人,占县定年度目标任务的82%。
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中,我县按照“绿、净、齐、富、厚、和”六字要求,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实施了城关镇刘家山村、官渡镇中场村等215个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全面完成了20个美丽乡村建设,其中文峰长坪、宝丰清泉、擂鼓金岭、官渡百里河、双台罗家等5个村被列为省级“宜居村庄”示范项目。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中,我县坚持搬迁安置与产业规划同步推进,以扶贫协会为纽带,深入开展“千企帮千村”活动,动员140家企业投入3766万元帮扶160个村发展致富产业。依托“一主四特”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结合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对象采取土地入股、进企打工等方式持续稳定增收。出台《贫困户种植养殖业扶贫奖扶实施办法》,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食用菌培育、牛羊养殖等见效快、增收好的种养殖产业,确保当年投入、当年受益。
(向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