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6月0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菇香溢满致富路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7日  查看次数:次  

  6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城关镇刘家山村的成福特色农业专业合作社。走进钢架大棚里,一股沁人心脾的菇香扑面而来。每个大棚里都整齐码放着成菌棒,菌棒上长满了大小不一形如小伞的花菇。几十名采菇村妇穿梭在菌棒中间,随着手起手落,不一会儿工夫,一筐筐鲜嫩的香菇就呈现在眼前。
  合作社负责人李成福一边指导着工人摘选香菇一边介绍说,2013年,投资100多万元,建起占地40亩的香菇基地,目前,形成了“冬菇区、夏菇区、养菌区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区和1000平方米菌袋制作车间和技术服务中心,拥有各类机械30余台套。生产规模从2013年10万袋,发展到现在的30万袋。2015年采摘鲜香菇1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90余万元。”
  香菇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基地吸纳了本地20多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他们离土不离家,“春采茶叶冬做香菇,晴进茶园雨下菇棚”,每人每年仅在香菇基地务工收入达到1.5万至3万元,去年合作社共支付贫困户务工工资30余万元。同时,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香菇生产量的增加,合作社对外影响力也日益彰显。双台、文峰、楼台、官渡等乡镇农户到基地学习取经后,已发展代料香菇40万袋,年产值达300余万元。
  香菇种植成功后,李成福把眼光放到了还在贫困线下生活的乡亲们身上,他决定带着群众一起干,与11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由合作社收购一些废弃木材生产菌棒,免费向种植户提供菌种和种植技术,并对产品统一销售;又把生产食用菌后的废旧菌棒进行回收,用于蔬菜示范基地的蔬菜、生姜、蘑芋种植底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蔬菜品质,实现循环利用。
  “在这里种植香菇特别省事,合作社把已经养好的菌袋放给农户,只要把菌袋放在大棚里,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看好水和温度就行了,到该采摘的时候,也不用担心香菇卖不出去,合作社已经联系好商户统一收购,基本上不用承担什么风险。”正在大棚里采摘香菇的蒋耀亭兴奋的说。(党世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