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底,记者在溢水镇小东川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看到,80户集中安置房主体接近完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面启动。该镇按照“讲程序、锁对象、强规划、办项目、重管理”的思路,“四步棋”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
严格政策和程序,让贫困户“实至名归”。该镇按照文件要求,逐村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认定,经过贫困户申请、村级初审、群众代表会表决、集中确评、公示公告和集中审定等程序,全镇共锁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981户2368人,并同步在数据库系统中完成录入工作。
统规统建和统分,让贫困户“居有其所”。在安置点工程建设中,该镇严格“四个结合”和“一定二限三统四制”要求。即: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生态搬迁与村庄环境整治相结合、基础设施配套与整体功能提升相结合、农户增收致富与产业连片开发相结合;定安置房户型;限面积、限价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配;项目管理实施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完成集中安置建房任务。目前,小东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已开工建房10栋80套,80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已与安置区完成对接,陈家铺、庙梁、邵家沟、何家湾等村48套公租房主体已完工。
精准施策兴产业,让贫困户“脱贫有路”。大力实施“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工程。一方面以现有的1000亩东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充分发挥现有的花卉苗木、食用菌、大棚蔬菜、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另一方面在安置区新建230亩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精品苗木、花卉、葡萄、草莓等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同时培植30至50户农家乐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保障贫困户就近就业创业。
创新管理和服务,让贫困户“心安理得”。在集中安置区管理上,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十星”系列创建、道德讲堂、村民自治、典型培植等活动,教育引领群众讲文明、树新风,讲道德、创家业,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精准扶贫“富口袋”、人文铸魂“富脑袋”与生态文明“惠万代”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苗东升 廖祖平 黄德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