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7月14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负重拓荒为乡亲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4日  查看次数:次  
——记溢水镇东川村村支书李茂华



 
  李茂华,现年52岁,中共党员。1997年起至今担任溢水镇东川村党支部书记。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溢水镇东川村看到,一栋栋粉墙黛瓦“庸派”风格的院落,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色之中;村里街道整洁、靓丽,让人赏心悦目;夜晚,村头十星级广场上,纳凉的村民快乐地跳起健身舞……
  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该村村支书李茂华。自1997年担任村支书以来,李茂华带领全村群众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致富产业,建设美丽乡村,让昔日有名的特困村变成了全省“宜居村庄”和市县两级“最佳文明村”。
  东川村曾是该镇特困村,村头一片乱沙包子,村民住房多数简陋破旧,产业一片空白。有钱的村民多数都迁到镇上,留下的只好守着荒山荒水受穷。改善生存、生活条件成了该村村民最迫切的期盼。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让村民享受宜居环境是李茂华致力兴办的大事。他争取潘口水电站、竹房城镇带、谷竹高速路等建设机遇,将移民安置、扶贫搬迁与新农村、竹房城镇带建设有机结合,集中统一建房,形成统一风格,统一配套。通过几年建设,全村新建“庸派”风格房屋300多户,铺设饮水管道4000米,硬化社区院路4公里,安装路灯200个,在社区院落栽种各类绿化苗木2万多株,实现了无缝隙绿化。2009年通过水务项目启动了东川渠道治理工程,新建防洪大堤2000米,并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河堤两岸栽植杨柳,护坡进行绿化,如今东川河堤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俗话说:“手里没有米,哄鸡鸡不理”。过去村里没有主导产业,村干部说话没有感召力,农民不愿听。近几年来,李茂华把精准扶贫和发展主导产业“硬”指标纳入村班子实绩考核,坚持因村制宜发展主导产业。李茂华瞄准东川地处平坝、紧邻县城、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以东川现代农业科技园为依托,组织村民有序开展土地流转,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蔬菜种植、林业苗圃和水产养殖。该村目前已新建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400亩,发展大路蔬菜800多亩,全村50多户农民依托种植反季节蔬菜走上了致富路。
   让贫困户脱贫是李茂华最大的心愿,针对全村18户贫困户,他选好“药方”,制定脱贫计划。对无能力发展蔬菜等产业的贫困户,李茂华“安置”他们到苗圃打工,每人每月可收入2000多元;组织10多户贫困家庭青年到县嘉麟杰服饰有限公司务工,实现就近就业。如今,该村贫困户都有了脱贫路子,走出贫困指日可待。 (苗东升 廖祖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