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7月16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山绝壁修“天路”

新闻作者:陈中诏 李 峰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6日  查看次数:次  
今年3月,龙背湾交通复建工程开始铺筑沥青路面,标志着工程进入煞尾阶段。作为县公路局副局长兼龙背湾交通复建工程常务副主任师贞艳,已在这条道路上整整奋战了5年。5年来,他带领团队坚守大山,在野兽都无法站住脚跟的悬崖峭壁上硬是凿出了47公里道路,让天堑变通途。
迎难而上经考验
  2011年,作为当时十堰市最大的水电项目——龙背湾水电站建设进入施工阶段,由此也拉开龙背湾交通复建工程的序幕。
  工程耗资5.6亿元,要在海拔550米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一条“天路”,是竹山交通史上最大的公路建设项目。复建工程全长47公里,要架12座桥梁,开凿13条隧道、211道涵洞,有13个标段全部临水临崖,并且沿线山高水深,地质破碎,断裂带多,这些对建设者来说都是极端考验。在工程招投标时,很多资历雄厚的施工单位现场踏勘后,都不敢投标。而他却果断地站了出来,斩钉截铁地说:“我不信这个邪!再硬的骨头也要把它啃下来。”于是,他毅然扛起了项目部常务副主任的重担。
无畏抢险显精神
  2012年5月7日,工程所在地柳林乡下起了倾盆大雨,师贞艳迅速组织专班兵分三路,奔赴各标段施工应急抢险。由于河水猛涨,在建的龙背湾水电站导流洞泄洪能力太小,导致老母潭大桥损毁严重。在咆哮的洪水中,该标段前期所有设施、半成型的桥柱基础、临时便桥、钢筋、水泥及搅拌站均被洪水冲毁。关键时刻,师贞艳带领项目部两个同志冲到随时都会有危险的临水岸边进行指挥。在师贞艳的指挥下,历时3个小时的抢险,终于把卷入洪水的挖掘机和部分物资打捞起来。
舍家筑路普乐章
  如今,全线工程告竣在即。此时提及家庭,他内心难以平复。当年工程刚开始时,孩子才上初中,今年孩子已高中毕业。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父亲,没能给孩子应有的关爱与陪伴。而最让他痛心的是2014年底,69岁的老父亲突发脑溢血,当时他正在工地上督促施工队转移即将被淹的设备和材料,等他赶到医院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后来他说:“作为父亲,我没有尽到责任,作为儿子,我没尽到孝心,但看到135米高的新码头大桥建成,海拔550米的挂壁公路通车,我感到无怨无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