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8月0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村新韵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9日  查看次数:次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记者一行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向前,入眼之处尽是一片绿意,山下波光粼粼的河流犹如玉带绕山而行。40多分钟后,我们就来到了文峰乡轻土坪村。
        古村显悠久
  车辆驶离渡口,穿行一段山路,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古村落渐渐出现在眼中。坐落在青山秀水怀抱之中的轻土坪村,成片的田地阡陌纵横,栋栋庸派建筑整齐排列,居住于此的村民们过着悠闲充实的生活。
  为什么取名叫“轻土坪”呢?据本地村民口耳相传,早在明朝末期,轻土坪村就有人迁徙入住。原来建县城的时候,用斗称土,把轻土坪的称了,宝丰的称了,城关的称了,据老辈说,因为城关镇土重些,能筑城墙,轻土坪土轻些,筑不成城墙。后来县城建在了城关镇,这里也因为土轻而得名。但这里地处霍河流域,有着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村前广袤土地连成片,形成一个坪坝,故此把这儿称之为“轻土坪”,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古井润民心
  轻土坪村有两口古井,古井坐落在村子中央,井深只有三四米,却久旱不枯、久涝不溢。据说,这个井有二百多年历史了,古井的水全部是地下水,干净清澈,口感清甜,几百年来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近几年来,家家户户虽然用上了自来水,但村民们依然习惯到这里挑水,这里的水吃着甜丝丝的,冬暖夏凉,它烧茶甘甜可口,做饭香气宜人。古井里每一滴水,都成为村民舌尖上最熟悉的味道。古井,犹如一根拉不断的线,将各家各户联在一起,成为心中永远不变的情感。
        古树悦众目
  在轻土坪村连片的院落的背后,有一棵粗壮而又枝繁叶茂的银杏古树,这棵古树有一千八百多岁了,树围就有八米七。每到春天,历经沧桑的银杏树绿叶满枝,显露出生机与活力;夏天,古树枝叶繁茂,绿叶成荫,这里就成了村民纳凉避暑的圣地;秋天,银杏树叶由绿变黄,满树金黄色的叶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一阵秋风吹过,片片树叶飘落在瓦上和地面,像金黄的地毯铺展开来,让人惊叹其壮美的色彩;冬天,古树繁叶虽已落尽,但粗状的虬枝,苍劲的茎脉就像钢铁卫士守护着古村。
        新韵透幸福
  如今的轻土坪虽然没有都市的繁华,却呈现出一派现代新农村的景象。别的不说,村中一栋栋精美别致的小楼,以及房前屋后栽的桃树、梨树、樱桃、花花草草,无不彰显着村民生活的富裕和幸福。村里发展脱贫致富产业,数百亩菊花和凤仙花中药材种植基地、蔬菜基地等现代新型农业,如今亦是如火如荼。
  一个古村,一口古井,一棵古树,串起了轻土坪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时光变迁,带不走的山山水水越发秀丽,由贫渐富的这片乡土地,彰显着新的韵味。来轻土坪,你可以尽情享受乡村泥土的芬芳,感受新农村的原生态自然美景,感受她在好政策下的新变化。(卢  波   陈中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