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8月27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来妹”撑起苦难家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27日  查看次数:次  
  这是一个苦难不幸的家,更是一个温暖感人的家!
  8月19日,记者走进城关镇刘家山村一个临时搭建的棚舍里。这个棚舍承载了一家人的喜与悲、欢与乐。
  一个满头花白的老奶奶,一个行动不便拎着尿袋的老爷爷,一个两岁正在玩耍的小女孩,还有一个手脚麻利、忙前忙后的农妇。
  而这个穿梭于两位老人、孩子间的大忙人,就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苏海兰。
  苏海兰是广东湛江雷州市南兴镇人。七年前,她与丈夫陈立华在广东打工时相识相爱,嫁到刘家山村陈建忠家做儿媳。
  看着儿子领回的儿媳,陈建忠和老伴高兴地合不拢嘴,可苏海兰看着拎着尿袋的公公和一贫如洗的家,脸上却挂着含泪的微笑。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和陈立华一定好好干,我们会过上好日子!”结婚时,苏海兰用生硬的普通话,含着眼泪向老人们承诺。
  她没有失言。丈夫外出打工,她独自挑起照顾家人、洗衣做饭、兴茶种粮的重担。
  时间拉回到2001年的一个冬天。苏海兰的公公陈建忠帮邻居到猪圈逮猪时,不慎摔了一跤,被倒塌的砖柱子压成重伤,花了几万元医疗费,命保住了,却常年拎着体外排尿袋。
  俗话说:“屋漏偏遇连阴雨。”3年前,婆婆沈新珍被确诊为乳腺癌,出院回家后采取中西药保守治疗。苏海兰又担负起了照顾婆婆日常生活的重任。 
  “如果没有我这个儿媳妇,我坟上的草就长多深了!儿子打工挣的钱,一半花在我吃药上。是儿媳撑起了这个家啊!”沈新珍含着泪说。
  “扶贫政策好啊,有镇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帮扶,我家的苦日子快到头了。”苏海兰说。
  在一栋在建的楼房前,苏海兰说,我家既是贫困户又是移民户,建房补贴按移民避险解困政策兑现。这两层200多平方米的房子马上进入装修,10月初可搬进新居。
  苏海兰摊开双手说,我这双手长满了老茧,哪像女人的手。过去从没干过农活,为了维持一家的生活,我每天要下地干活。“你看我这茶叶绿油油的。我种植的4亩茶园松土施肥、除草修剪,都是我自已干。别人茶园每亩收入在2000元左右,我的茶园管理的好,亩平均收入达2500元以上。”苏海兰自豪地说。
  我还种了3亩苞谷、洋芋和蔬菜。今年3月还喂了两头猪,用苞谷糁加其它饲料喂养,长得膘肥体壮,少说也能收入4000元。
  “苏海兰从沿海城市嫁到我们山区,面对贫困家庭不灰心丧气。种庄稼、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还建起了楼房,是村里脱贫的一个好榜样。”村副书记孙道文感慨地说。
  苏海兰用柔弱的身体为亲人遮风挡雨,用坚强的意志为亲人御寒护暖,用相守相亲的故事演绎了孝老爱亲的美德。人性的真、善、美在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