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扩宽了、水到家了、产业兴了、新房盖了……村民们在感念党的好政策时,不会忘记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养老保险局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倾情帮扶。”窑沟村党支部书记邓成余感慨地说。
“过去,公路坡陡弯急路面窄,坐在车上提心吊胆。现在几个危险的山嘴挖了,防护岸做了,路面宽了,视线好了,出行安心多了。”村民李耀武乐呵呵地说。
2014年8月,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养老保险局与窑沟村结对帮扶后,把解决路、水、电基础设施作为帮扶重点。配合镇村争取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对10多公里通村公路进行扩修硬化,设错车台20个,建防护水泥墩318个、钢护栏1公里,路旁植树1100余株,修排水沟60米,硬化人行道12米,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住在大河边,吃水贵如油。逢天旱水井、水窖干涸,家家户户板车拉铁桶、自行车上架塑料壶,到城里亲戚朋友家取水,苦不堪言。现在水龙头一拧,‘哗哗’的自来水流进水池里。”村民曾庆荣笑着说。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养老保险局争取市县饮水工程资金90多万元,历经5个多月,建起无负压供水设施,铺设主管网8500米,使村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吃上水厂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与此同时,他们多方协调市县供电公司为村里实施低压农网改造,新增变压器3台,更新水泥杆130根,更新线路6800米,村民用上放心电。
“以前没本钱养羊,有了两个局的帮忙,今年养羊69只。年底可出栏山羊50只,收入可达4万多元。”站在羊栏旁,4组贫困户王友益脸上乐开了花。
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成为窑沟村强村富民的新路子。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养老保险局选择、培育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2014年冬,在堵河岸边发展核桃800亩;去年初,发展露地蔬菜500亩,10月又发展冬桃、樱桃、枇杷、花椒1000亩,今年又建起10万袋香菇基地。贫困户李光平发展冬桃2.7亩、蔬菜2亩、香菇3000袋。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依托山场辽阔和薄壳地优势,引导村民发展养羊、牛和林下养土杂鸡。通过政策扶持,全村养猪600多头,养鸡5000多只,养牛羊300(头)只。
“我这理发工具是市就业局总支书记胡安国花钱买的,用起来真方便,比手动的理发推子快多了。”正在给村民理发的贫困户夏卫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养老保险局开展送爱心活动,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的困难群众、老党员,捐款10300元,送大米550斤,食用油23桶,捐衣物380件(套),棉被66床。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为50名小学生捐赠价值2000元的书包、文具50件。利用就业服务资源,把就业政策和劳务培训信息送到村,帮助村富余人员就近转移就业,4名青年到嘉麟杰服饰公司上班。同时,投入2万元为村委会购置空调、档案柜、档案盒、电脑、打印机等。
贫困户夏家凯有6口人,三代同堂。过去住在泥巴房里,每逢刮风暴雨,一家老小不敢在屋里睡觉,担心房子倒塌了。搬进新居的老夏笑得合不拢嘴:“做梦也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多亏了党的富民政策啊!”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群众住上新房,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养老保险局配合镇村因地制宜,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特色产业建设相对接,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办法,选择集中安置点2处,配套水、电、路及排污管网,确保贫困户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