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12月29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刻认识十八届六中全会的背景意义

新闻作者:杜余荣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9日  查看次数:次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在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
新的伟大斗争的时代回应
——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六中全会指出:“为适应新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一个伟大到四个伟大,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八大斗争”和复杂的世情、党情。全面从严治党是回应“伟大斗争”的时代需要、迫切需要、应势之举。
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
——核心至关重要
六中全会的突出贡献就是确立了习近平在全党的核心地位,重大的理论突破就是深化了对形成和确立领导核心的必然规律性和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全会指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习近平同志有长期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基奠,十八大以来,更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担当、深沉的使命忧患意识、顽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取得巨大成就,形成治国理政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其非凡的能力表现,赢得了国内外广泛高度赞誉。确立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党心所向。
 从严治党的强大法规重器
——制修准则条例
有专家评价和概括六中全会:一个目标,两个支点。一个目标即加强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尤其是核心领导;两个支点即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权力监督,也就是制定《准则》、修订《条例》。准则和条例,一个侧重于思想规范,一个侧重于制度约束,二者一柔一刚,同向所指,同时发力。现实中,既存在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轻视思想教育的情况,也存在制度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作用的情况。要管好党治好党,必须把思想教育与强化制度规定结合起来,抓住思想上的总开关,找准行为规范的着力点,使加强制度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使加强思想建党过程成为加强制度建党的过程。
自觉践行全会的前提要求
——筑牢理想信念
全会指出,全党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习近平用“革命理想高于天”来说明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信。学习,尤其是结合实际深思透悟,是实现理论确信、驶向信念大门的唯一路径。
                     
                    (作者单位:县委宣传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