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7年02月2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8日  查看次数:次  
龙井苑里春来早
——宝丰镇龙井村创新旅游扶贫模式探索
 
  “现在的龙井苑建设的越来越漂亮了,来我们村游玩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了,我准备建一个农家乐,力争早日脱贫奔小康。”2月20日,宝丰镇龙井村贫困户陈龙忠描绘着他的农家乐规划。
  近年来,该镇抢抓全县片区开发机遇,将精准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产业培植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龙井村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旅游扶贫示范点。
安置房与景点同步建
  宝丰镇易地搬迁工作以龙井村为试点,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同步建设,把安置点建成景点。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评定出龙井村周家堡集中安置点搬迁对象42户119人,分三批次将贫困户迁至龙井苑和公路两边居住。去年5月,全县易地扶贫现场会在龙井村召开,龙井村的创新模式和成功经验在全县得到推广。安置点房屋主体建设完工后,集中新建了农户后院,配套建设了沼气池,目前安置点贫困户都已入住。
村基础设施与景点设施同配套
  龙井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为了充分挖掘龙井村旅游资源,该镇大力打造“龙井苑”生态休闲景观。按照规划设计高标准实施龙井苑龙文化景点修复,建成生态景观河道3000米,扩修主干道公路2.5公里,硬化韩溪河至龙井苑旅游路3公里。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及配套设施的完善,吸引了大量县内县外游客来龙井村旅游观光,现已发展农家乐5家,年收入达到5万元,带动12贫困户增收6000元以上,今年将重点鼓励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已有四户贫困户自愿开办农家乐,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
脱贫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同发展
  为帮助贫困户安居乐业,龙井村实施“大户+基地+农户”专业合作模式,吸引本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李德红、张宙等回乡流转土地,大力发展脱贫产业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吸纳贫困户就业增收。累计新建无性系茶园250亩,改造老茶园2000亩;成立盛景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郧巴黄牛50余头、鱼苗10万尾,带动贫困户22户78人入社打工;成立孔阳潭茶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50余亩,带动贫困户23户67人入社分红;龙井、韩溪河两村与晓春苗木公司合作,流转贫困户土地800余亩,发展苗木基地。

精准制定脱贫规划
  本报讯 自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启动以来,县卫计局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帮扶村实际情况,围绕脱贫任务,拿出相应措施,走准精准脱贫路径。
  精准制定户脱贫规划。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利用群众会、走访入户、电话沟通等方式与贫困户一起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四个帮扶村632户脱贫规划已全部完成。对外出务工贫困户进行登记建档。抢抓外出务工人员还未返岗的有效节点分村全面摸排登记,对务工者联系方式、地点、待遇、困难、需求、帮带能力等进行登记建档,积极与人社部门联系搭建贫困劳动力就业平台,引导鼓励外出务工人士回归创业。扎实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完善楼房村、中场村两处集中安置点设施配套建设,确保本月底53户贫困户顺利搬迁入住。督促落实产业发展。邀请烟叶公司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督促各村农户做好烟叶育苗、猕猴桃规范化建设、茶园、桃园春季管护等工作。
                                     (陈海波)

初春会战茶叶园


  2月17日,麻家渡镇百人会战茶叶基地。当前正值初春,为保证茶叶产业发展,该镇积极组织百余人在柿树坪、罗家坡、店子街等茶叶主产区进行除草、剪纸、施肥等管护工作,提高茶叶产业质效促脱贫。 (温雪瓶 摄)


实施造血式扶贫
  本报讯 2月23日,县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联系村双台乡吉阳村、银洞村,开展春季扶贫工作督导,强化落实春季攻势行动。
  自全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启动以来,县医院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联系村脱贫工作实际,成立了精准扶贫春季攻势行动工作组,明确一名副书记主抓主管,加强了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开展春季攻势行动与医院“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紧密结合,确立了同频共振的扶贫工作新思路。实施造血式扶贫,帮助村民因地制宜发展油药牡丹、养猪、养牛产业,增强脱贫内动力。帮助解决扶贫领域关键问题,向两村春节返乡人员提供就业信息,促使一批未就业贫困劳力在县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就业。
       (贾金罡 王光正)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