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心气顺了,拆迁自然顺利,一些过去的拆迁困难户,如今也转变了态度。2014年3月,坛山村村委会准备修建一条通院环形路,打通村内交通,修至3组村民刘太礼家时,因为要占用他家一分多地,刘太礼坚决不肯,项目不得不搁置。去年5月,得胜镇中心村庄整治美化项目如火如荼地推进,项目进行到坛山村时,又需要占用刘太礼一分多地。镇村干部犯了难,不料刘太礼二话没说,很快让出了土地。“规划我老早就看到了,村庄整靓了,一家人看着也舒坦,贡献一分多地,我愿意!”刘太礼说。
十星创建淳民风
让群众认识到项目建设的目的,看得到项目建成的效果,拆迁就能和谐?曾诗军告诉记者,这只是原因之一,甚至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要让群众素质高起来,觉悟涨起来,民风淳厚起来!”
为此,得胜镇党委、政府没少下功夫。
以文明催生新风,靠“十星”凝聚民心。近年来,得胜镇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虚功做实,润物无声,提高农民素质,改善民风。
该镇在全镇范围内广泛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和“十晒十比十评”活动,结合“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做好“十星好人家”典型宣传展示,在人口集中地点或村级十星广场设立积德榜,引导群众向“十星好人家”学习。采用支部会、公示栏、广播等宣传形式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十星级文明户”优惠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评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创星追星的格局。以“十星级文明户”为载体,大力创建文明村、文明乡镇、文明家庭,把文明新风灌输到每一户群众家庭。
同时,该镇还常态化开展公民基本道德宣传。去年,镇政府在有限的资金内挤出3万余元用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宣传,印制《得胜镇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宣传手册》10000份,做到全镇居民每户1本,中小学校每人1本。每两个月定期召开一次群众会议,比照“支部主题党日”形式对公民基本道德进行宣传教育。
“未来几年,我镇将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以集镇为中心,以中心村庄为支点,以花西路、得大路、白竹路等交通主干道为纽带,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体系。有了良好的社风民风做基础,拆迁不再是‘老大难’,这一切都不再是梦!”镇长汪金午对未来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