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所有共产党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作为党员队伍中“关键少数”的党员干部,在严格遵守《党章》的前提下,更应该做到以民为本,奉献之上,廉字当头。说到底就是要在纪律规矩的高压线、廉洁从政的底线、依法办事的红线这“三线”之内活动。
上不碰高压线,把好纪律规矩关
纪律和规矩都是带电的高压线,它永远高悬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头顶上。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最根本要求,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为人处事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
纪律和规矩既是高压线,更是护身符,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做到严守纪律和规矩,时刻牢记“四个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把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下不逾越底线,把好廉洁从政关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规定: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可见,廉洁从政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做人做事不可逾越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底线,就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信念宗旨、道德情操,就是我们为人、处事、从政的基准线。这些年,“经济发展、干部倒台”“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现象时有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在自律上不过关,思想上出了问题,底线成了“松紧带”,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也就难免。
当前,在中央反腐的雷霆之势面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增强了纪律的“高压线”意识,但对廉洁从政的底线却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在日常工作中小差小错、小腐小败不可避免,也无关轻重,这是极其危险的认识,殊不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错不断、必然完蛋”,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意识,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警觉之感,在从政道路上永葆人民公仆本色。
周边不踩红线,把好依法办事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始终对宪法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党员干部首先是普通公民,是公民就得遵守宪法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党员干部又不同于普通公民,肩负着重大政治使命,承担着一定工作职责,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遵守党规党纪。它们就像密密编织在我们周围的一道道红线,界定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谁都不能越雷池半步。
“打铁还需自身硬”,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要学法懂法,提高法治思维能力,严格依法行政,强化考核管理。真正使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成为一种硬标准、硬要求、硬约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规避踩红线的制度保障。(作者系县人防办主任 冯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