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7年08月24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能替代让校园告别“煤烟燃烧的岁月”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4日  查看次数:次  
  8月15日,竹山县第二中学分管后勤的负责人和后勤人员,看到拆卸一地的烧煤锅炉,感慨地对宝丰供电所运检班班长徐枝军说:“现在终于用电做饭和烧水了,感到好开心,这些烧煤锅炉熏了我们几十年,终于和它们说再见了!”虽然有调侃的语气,却反映出他们对电能替代的渴望。
  宝丰境内有竹山县第二高级中学和宝丰镇初级中学两所全日制中学,两校分别拥有在校生2400人和1600人,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这两所创办于五十年代的中学,自建校以来,都靠烧煤给师生们做饭、烧水。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成为主要污染物,气味难闻,遇到刮风时,二氧化硫的气味在整个校园弥漫,对校园及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空气中的煤灰让学生教室和教师的办公桌上长年落满了灰尘,煤渣也影响着校园美观。多少年来,历届校领导也都想对学校后勤实行煤改电,但由于受资金和其它方面的制约,没能如愿。
  使用清洁能源已经是时代的主旋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能让师生们长期在二氧化硫和煤灰污染下学习和生活,已经成为县教育局和县供电公司领导的共识。今年8月初,县供电公司派出专班,上门宣传环保政策和国家对电能替代支持政策,得到县教育局、竹山县第二高级中学和宝丰镇初级中学领导的支持,纷纷表示,改善师生生活和学习环境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责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进行煤改电工程。宝丰镇内的这两所中学不约而同地决定,在2017年暑期进行煤改电,而且都要求在8月中旬前改造完成。
  校园煤改电在暑期全面启动。8月5日,宝丰镇中校领导专程来到宝丰镇供电所,找到所长杨昌林,商讨煤改电具体方案。经前期了解,宝丰镇中没有专用变压器,照明和教学用电由周围两台公变供给。学校原有两台烧煤锅炉,经相关部门测算设计,煤改电后,需四台电烘炉,每台按照30KW计,仅食堂就需要120KW的负荷。学校还有降温和教学设备用电,公变供电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按照专业管理,宝丰镇中早就应该配置专变。校领导说,但现在解决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来不及申报项目。所长杨昌林说:“学校煤改电的事是大事,我立即回县供电公司汇报,争取按照你们的时间要求完成改造任务。”
  在学校煤改电立项上,县供电公司全力支持,一路绿灯,很快得到批复。8月7日,宝丰镇中的煤改电增容工程率先启动,正值盛夏时节,宝丰供电所的职工冒着酷暑施工作业,楼房顶上,白亮亮的沥青防水层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该所运检班长徐枝军带着他的施工作业人员许峰、邵勇、张经国、郑光耀、黄勇等人在学校“回”型布局的楼顶上施工。爬在楼房檐墙上打钢构架,一套构架做下来,得一个多小时,期间不能间断,否则要重新做安全措施。许峰做的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钢构架,一个多小时下来,他的小腿被楼顶近70℃的高温烙起鸡蛋大的一个泡。头上有火一样的太阳,脚下有防渗膜的反射,施工人员穿的绝缘鞋能很好的隔电却不能隔热,一股被烫糊的橡胶味弥漫在他们周围。两天下来,徐枝军的左眼袋被辐射出了一个红红的大包。在施工人员日夜奋战中,到8月11日,宝丰镇中的煤改电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宝丰供电所运检班职工顾不得休息,进驻竹山二中。按照设计要求,二中增容专变安装在校东门院墙外,低压输电电缆须固定在墙脊上,北走200M到食堂配电房。这200M的距离“荆棘密布”,一般围墙墙脊上倒插的是玻璃渣之类的东西,以防翻越,二中的围墙墙脊上倒插的却是铁钉,锈迹斑斑。扶梯搭在墙沿上,铁钉被压出一条缝隙来。墙外的施工人员许峰、邵勇等四人一米一米将电缆移上墙脊,墙内的郑光耀将电缆固定在打上钢扣的墙脊上。他隔墙操作,铁钉和玻璃渣是最大的敌人,尽管小心翼翼,他的绝缘鞋还是被铁钉穿透,小脚趾被刺伤,血流不止。
  但这些困难没吓倒他们,施工人员靠着一股拼搏劲,足足用了两天时间,完这200M的电缆安装,随后又将配电柜、分接箱安装到位,高效快速地完成二中煤改电任务。
  想到今秋开学,两所全日制学校的师生将彻底告别煤炭,用上清洁能源,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