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7年08月2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牌子锣传统音乐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9日  查看次数:次  
  竹山“牌子锣”,又称“黄州点子”。是流传于鄂西北大巴山中竹山县城关镇及周边乡村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它集民间弹拨乐、弦乐、木管乐、打击乐于一体,演奏时曲牌丰富、管弦交响、击乐相间,旋律十分幽雅动听,其音乐旋律和演奏形式可看作一种民间“交响”乐种。自清朝中期至今200多年来,竹山牌子锣一直存活在鄂西北边陲的竹山县堵河流域。
  竹山牌子锣,原名“黄州点子”,在清末时期,祖籍湖北黄州英山县人氏查光福,到竹山县衙任职。此人酷爱家乡民间音乐黄州点子,上任之时,从家乡带了一帮家族中的黄州点子演奏人员迁居竹山城关镇,开始将黄州点子带进竹山。黄州点子在竹山经过查氏族人的代代相传,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在竹山县城关镇许多街道艺人和社会爱好者中传播。
  经过以查氏第四代裔孙查先明为代表的传承人和竹山土著艺人的共同融合与演绎,黄州点子与竹山本地山歌小调音律、锣鼓调、堵河号子调等民间音乐元素相融合,使湖北黄州点子逐渐进化成为具有鲜明的竹山堵河流域民间音乐特色的牌子锣。如今,逢年过节或闲暇之时,牌子锣的爱好者们聚会兴奏牌子锣,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听众达到数百人乃至数千人之众!
  竹山牌子锣是中华民族民间中集弦管、击乐为一体的乐种之一,丰富的曲牌、优美的旋律、多彩而独特的演奏形式,为十堰地域的民间音乐的形成,提供了活态的第一手研究资料,目前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是牌子锣项目保护传承较好的一个“据点”。丰富和完善了鄂西北地区民间音乐体系。    (曹  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