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7年10月12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片冰心在玉石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2日  查看次数:次  
  凭着一腔热爱,2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于绿松石玉雕工艺的学习和传承,初中未毕业的他,如今已是获得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青年玉雕艺术家,他自行设计雕刻的作品《五子闹佛》、《刘海戏蟾》等曾在“中国玉器百花奖”评比中摘金夺银。创造这一传奇的是曹家湾村一位普通农民——曹红星。
  1974年11月,曹红星出生于宝丰镇曹家湾村2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初二下学期,因家境贫困辍学的曹红星外出务工,几经辗转,都没有挣到什么钱。曹红星逐渐意识到,要生存下去,一定要学习一门过硬的手艺。思前想后,他决心学习玉雕。
  1994年2月,曹红星只身来到广州一家玉雕厂打工,老板看他忠厚老实,能吃苦,便同意让他当学徒。曹红星没日没夜地学习、琢磨,常常粉尘满身,一坐就是一天。业余时间还自学艺术课程,阅读中外古典名著,没有钱买,就借别人的书抄写精华部分,提升艺术鉴赏水平……
  从1994年到2009年,曹红星辗转于深圳、惠州、汕尾等城市,在10多个工艺美术厂呆过。为了提升技艺,他整天泡在雕刻厂里,研究各位师傅的雕刻技巧,揣摩他们的创意巧思。期间,他还曾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春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微雕玉雕双艺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常世琪等虚心求教,逐渐成长为玉雕行业的行家里手。
  2009年2月,曹红星学有所成,毅然返乡。在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下,筹资20多万元在宝丰镇集镇北大街办起了“红星雕刻”,收徒传技。2011年3月,他注册成立“竹山县红星绿宝工艺厂”,专门从事绿松石雕刻。
  绿松石雕刻,是一份苦差事,从设计到雕琢,再到打磨抛光,完成一件作品要花费很长时间,稍有瑕疵,就会破坏整件作品的完美。在曹红星看来,绿松石雕最难的还是构思,因势造型、依色取巧,怎样依势而雕才能最大程度利用石料的技巧很难掌握。他会反复地观察石料结构、走势构思,让每一块石头都能绽放出最迷人的光彩。
  经过20多年的磨砺,曹红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玉雕特色,他的作品简洁大气,构思奇特,寓意新颖,不落俗套,曾多次获奖。2013年,他的绿松石瓷松作品《刘海戏蟾》获得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银奖;2014年,他的作品《五子闹佛》获得北京中华玉雕精品展“中华龙奖”作品金奖;2013年4月,他被十堰市政府授予“十堰市劳动模范”称号;2014年5月,他被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玉雕艺术研究会授予“中华玉雕工艺师”称号;2016年10月,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第四届中国青年玉石雕艺术家”颁奖典礼上,他被授予“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称号。
  “不断研习,不断提升,努力让自己的创作能力更加精湛。同时,希望能带领更多的乡亲走向富裕。”谈及未来的打算,曹红星笑着说。   (张 成 朱本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