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7年10月3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力攻坚绘新景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31日  查看次数:次  

合力攻坚绘新景
——潘口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侧记

 □ 党世根 张旋

  深秋,走进潘口乡魏沟村:清澈的河水从村前穿流而过,通村入组水泥路延伸至农家,一栋栋庸派安置房依山傍路,岭上红叶与山下绿茶,渲染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面。魏沟村演绎着“巨变”的生动实践,变化的不仅是这里的山和水,更是人的观念和精气神。
  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潘口乡将精准脱贫作为全乡“特别重要、特别关键、特别紧迫”的全局工作来抓,全乡上下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算好时间账、任务账、进度账,明确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克难攻坚,探索出了一条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合力拔穷根的新路子。

搬进新天地开启新生活

  10月26日上午,在潘口乡魏沟村曹坡安置点场院里,去年底搬入新居的贫困户曹方群一边忙着在水泥场坪摊晒玉米,一边感慨地说:“过去住在泥巴房里,逢下雨一家老小不敢在房里住,现在住进了政府帮我建的新房,不仅住着舒适,出行也很方便,共产党的政策好啊!”
  针对大多数贫困户散居在山山岭岭、交通不便、生存条件恶劣等问题。他们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对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精准确定搬迁对象,精心策划安置方式,科学编制搬迁规划,统筹安排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和生态修复等关键环节的工作,使贫困户能够“搬得放心、住的安心”。
  2016年全乡建设集中安置点5个、分散安置点22个,共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13户251人,今年全乡建设集中安置点8个、分散安置点15个,将有126户349人享受到“安居工程”。

产业拓宽群众致富之路

  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和相关优势条件,通过政策扶持和典型引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特色种养等产业,不断拓宽脱贫致富的道路。
  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助推贫困村改变旧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在小漩居委会等村发展露地蔬菜500亩,带动100户贫困户种植;在魏沟发展地膜土地500亩,带动90户贫困户种植;在小漩、潘口河村新建茶园300亩,带动53户贫困户种植,正在龙王沟、魏沟等村筹建新茶园700亩,可带动126户贫困户种植。
  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脱贫模式,依托裕源公司发展香菇基地110亩,种植香菇60万袋,带动贫困户150户种植;在魏沟兴建标准化养殖场2个,每个养殖场畜养郧巴黄牛30头,可带动40户精准扶贫户养殖脱贫;新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1家,带动贫困户230户靠种养脱贫;联合金融部门发放贫困户贴息小额信贷750万元,为150户贫困户解决了发展产业缺乏资金问题。

精神脱贫激活内生动力

  将十星级文明创建与精准脱贫攻坚相结合,弘扬五大观念,补足贫困群众精神之钙,引导贫困户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提升自主脱贫能力。
  通过“十星级文明农户”创评,引导群众牢固树立“贫穷不光荣,十星才光荣”的观念,营造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勤劳致富、协作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李德富、郑英明、刘必涛等一批“最美脱贫户”的评选、表彰、宣讲,引导群众牢固树立“贫穷不可怕,没有奋斗的信心和勇气最可怕”的观念,培养立誓脱贫、敢为人先的自信心理。
  扶贫先扶智,落实教育扶持政策。全乡320余名贫困中小学生获资助款达18余万元,有16名学生享受到“雨露计划”6.6万元资助,通过帮助贫困家庭子女解除后顾之忧,为贫困家庭发展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此同时,通过“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宣扬传统修身齐家美德,引导群众自觉涵养好家风、勤俭持家,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懂得爱家庭、爱家人、爱生活,形成珍惜平安健康、珍爱婚姻家庭、注重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部门帮扶解民后顾之忧

  借助市直、县直工作队结对帮扶,壮大贫困村脱贫力量,建立健全抓互动、促共赢的结对共建长效机制。各部门结合职能职责,整合资金、项目、资源,共同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形成了多部门大合唱。
  “点联点”帮建,民困在一线解决。帮建单位立足村情实际与村民沟通交流,把群众致富的强烈愿望变成现实。市中级人民法院投入50万元用于重点贫困村魏沟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及产业建设;县地税局投入20万元,帮扶潘口河、鱼岭村新修通组入院水泥路和人畜饮水工程。
  “实打实”帮扶,民忧在一线化解。市中级人民法院投入6万元,为魏沟村贫困户购买鸡苗6000余只,市行政服务中心为魏沟村15户贫困户每户购买郧巴黄牛1头。县堵河源管理局为悬鼓洲村贫困户购买仔猪11头。县地税局为鱼岭村、潘口河村提供114头仔猪,并采购洋芋种为贫困户发展地膜洋芋64亩,带动26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户均增收达2万余元。
  “手拉手援助,爱心在一线凝聚。县地税局为鱼岭小学57名留守儿童送来书包、文具盒、多功能词典,食用油、猪肉等价值近8000元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县堵河源管理局出资1.5万元,为悬鼓洲村贫困学生购买书包8个、书8套,提供换洗衣服50套。

力阻“病根”变“穷根”

  针对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提高综合保障水平,优化医疗服务,全面落实健康脱贫政策,力阻“病根”变“穷根”。
  强化宣传,充分发挥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队伍、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加大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宣传力度,重点解读政府“351”兜底保障和“180”补充保险政策。全面实施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组织乡卫生院专业服务团队为全乡1678户贫困户523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群开展一次健康体检,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发放签约服务手册,宣讲健康扶贫政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人群)体检率、签约率达到100%。通过健康扶贫,签约贫困户将享受到小病在家治、大病“绿色通道”分级诊疗服务,预防“病根”变“穷根”,脱贫再返贫。



乡党委书记陈涛查看安置点建设

乡长周端奎了解香菇产业发展。

黄牛养殖基地带动贫困户脱贫。

发展地膜洋芋助农增收。



健康扶贫走进农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