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继华 王海涛 张基炜
华天青,竹坪乡店坪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15年如一日照顾高位截瘫丈夫,同时抚养孩子成人,她的故事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村民。2016年,华天青入选我县第三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家庭巨变 为爱坚守
1994年,20岁的华天青结识了本地男子朱志平,一年多的相处过后,两人结婚。婚后小两口的日子过得甜蜜而温馨,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2003年,丈夫朱志平打工所在的河北一铁矿发生塌方,他不幸被砸断脊椎。经医院全力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造成高位截瘫。得到消息后,华天青连夜赶往丈夫打工的地方,面对瘫痪卧床的丈夫和当时只有7岁的孩子,她泪如雨下。在经省城医院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她只好把丈夫带回老家疗养。此时只有29岁的华天青,毅然选择用柔弱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担,扛起一个濒临破碎的家,这一扛就是15年。
2007年春节前的一天,朱志平把华天青叫到身边,含着泪说:“天青,趁你还年轻再成个家吧,我是个废人,不但养活不了你,还连累你……”夫妻两人抱头痛哭了一场。哭过后,华天青安慰丈夫:“你别怕,有我在,一定能撑起这个家!”。
柔弱女子 撑起一个家
面对生活的考验,华天青没有被吓倒。她每天除了照顾丈夫和孩子生活,就是起早贪黑干活挣钱,男人能干的活,她都尝试着干。
华天青告诉记者,她有一个非常懂事的儿子叫朱文奇,父亲的病情和母亲的辛劳,他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朱文奇上初中时,每个星期给他5元的零花钱,三年下来,他攒下600元上高中;高中每星期给他20元零花钱,他攒下2000多元上大学。华天青说,一路走来,多亏儿子的鼓励。
尽管家里的条件不太好,但华天青宁愿自己多受点累也绝不亏待丈夫。为了防止丈夫的关节僵硬,她每天晚上为丈夫按摩;为了防止丈夫伤口发炎,他经常用盐水给丈夫洗澡;为了让丈夫过得充实些,她省吃俭用买回了一台电脑……多少个日夜,她细心伺候,从不厌烦,从无怨言。
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福
朱志平虽然瘫痪,但脑子并不糊涂。他心疼妻子,不想拖累她,几次提出离婚,也几次企图自杀,幸亏发现及时。面对记者来访,他说:“要不是天青照顾得好,我坟上的草早就长老高了,有几次我自己都放弃了,都是她鼓励我、照顾我,这辈子拖累她了……”
华天青苦口婆心地劝导丈夫说:“换成是我病了,你也会这样侍候我。有你在,孩子就有爸爸,我们就有家!”华天青边说边给丈夫擦身。擦擦脸,揉揉肩,就这样简单的动作,在这个充满爱的小屋里重复了无数次。现在朱志平通过网络结识了一些残疾人朋友,时常聊聊天,心情越来越好。
“这个家能坚持到今天,多亏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华天青说,政府不仅给了低保,还经常来看望他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现在儿子朱文奇大学毕业了,在外地找到了工作,等孩子挣钱了,她要再陪丈夫去趟省城,把他脊背上的钢钉取出来,减轻他的痛苦。眼下,希望政府部门捐赠一台轮椅,她想推着丈夫看看外边的风景。
临走时,朱志平深情地望着妻子,向华天青说出这么多年来他心里感触最深的话语:“这辈子能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