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买牛不用我出钱,三年后我只需还本,这‘一借一还’,我肯定只赚不赔!”日前,记者来到麻家渡镇鸡公梁村柯友成家,他正准备出门放牛。
柯友成所说的“借”牛生财,是县新闻办变“输血”为“造血”,助力当地贫困户兴产业的一条新路子。
“买牛的钱由我们从扶贫基金支付,扶贫资金变资本,实现可持续循环。”县新闻办驻鸡公梁村第一书记操儒舜介绍,该办以县富宏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采取“政府+合作社+大户+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由新闻办投入扶贫资金给合作社统一采购郧巴黄牛牛犊,贫困户与合作社签订认养协议。三年后,每户只需还认养时的牛犊本钱,母牛所产牛仔归农户所有。养殖期间,合作社提供配种服务,并免费提供每年不低于两次的养殖、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目前,县新闻办已投资3万余元,为该村富宏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采购拉回首批8头牛犊,由5户贫困户认养。
据了解,除了“借犊还本”,县新闻办还采取以奖代补鼓励养猪、免费发放鸡苗、免费发放茶叶专用肥等措施,激发群众种养积极性,助推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 (李永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