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8年11月06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评十晒”为精神“补钙”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06日  查看次数:次  
“十评十晒”为精神“补钙”
——文峰乡滚子岭村乡风治理侧记

□ 龙 称 李玉柱

  文峰乡滚子岭村是黄龙水电站库区的移民村。2016年11月,通过实施移民避险解困工程,268户村民从山上搬到山下。如今,搬迁已近两年,村民们生活怎么样?10月中旬,记者赴实地探访。
“星”光灿烂,带出孝善村庄
  滚子岭村在一座狭长的小山上,8栋小楼整齐排列。走进村子,篮球场、文化广场应有尽有,每栋小楼前绿树花草竞相辉映。村委副书记王健介绍,2016年底刚搬来时,一些村民杂物乱丢,垃圾乱放,村里环境问题凸显,村民之间常因各种琐事发生纠纷。
  为解决集中居住后的各种矛盾,村委会及时成立十星级文明农户评创协会、环境卫生协会,开展“十晒十比十评”活动:晒菜单,比节俭;晒家规,比诚信;晒健康,比清洁;晒手茧,比勤劳等,促进移民新村和谐发展。
  村民任少云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几十年来,一直孝敬公公、叔叔两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帮他们洗漱,同时承担农活。很苦很累,但她说:“尊老爱幼是我做人的本分。”2017年,任少云家被评为滚子岭村“最美孝道之家”。“十晒十比十评”活动评出10名滚子岭村好人,同时评出“最美孝道之家”“最美信义之家”等。明理、诚信、和谐等传统家风在滚子岭村得到传承。
村规民约,约出节俭风尚
  “现在村民结婚、小孩过周岁,请客都在3桌以内。”王健介绍,2016年11月,移民避险搬迁进入高峰期,部分村民互相攀比,大量燃放烟花,相互送礼等。为避免浪费返贫,村委会临时规定:村民搬家每户只能燃放一桶烟花,亲友聚餐只能3桌以内。起初,不少村民嫌村委会管得宽,通过耐心做工作,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们也慢慢理解了。
  随后,村委会进一步细化出台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协会等,促使移民村形成文明节俭的风尚。
  村规民约出台后,滥办酒席少了,邻里和睦了,移民们的幸福感也提升了。近年来,滚子岭村先后被评为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宜居村庄和绿色乡村示范点。
家风村风,凝聚脱贫动力
  “十晒十评”的推进和村规民约的制定,也激发了全体村民的脱贫动力。
  “村里一提起王寿文,无人不晓。”王健说。村民王寿文敢打敢拼,积极带领村民致富,成为滚子岭村百姓交口称赞的致富带头人。2017年,村里决定发展香菇产业,王寿文主动投资20多万元,建香菇种植基地,如今年产值已达60多万元。近30名村民在王寿文香菇基地务工,月收入1500元以上。不仅如此,有贫困户种植香菇,王寿文也免费提供销售信息,有时直接帮村民销售。
  村风家风好了,村民创业致富的劲头足了。目前,全村已建立起800亩小水果基地、600亩核桃基地,今年还新建了800多亩茶园。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