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数字报|今日竹山-电子版

2018年12月14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情,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4日  查看次数:次  
——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伍盛国谈学习井冈山精神
  “你们不脱贫,我们决不收兵。”这是12月4日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伍盛国在城关镇迎丰村走访时向村民作出的承诺。
  作为城乡建设的主力军,县住建局承担着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房屋质量监管、农村危房改造和城关镇3个村的脱贫重任,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该局一班人夙兴夜寐,用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勇挑扶贫重担。
  迎丰村是省定贫困村,全村有农户215户837人,其中贫困户有110户,全村土地稀少,资源贫乏,大部分村民长期靠打工为生。驻村帮扶以来,伍盛国带领扶贫工作队实干苦干,用一件件实事赢得群众对他的信任和支持。2016年前,全村50多户200多人饮水存在严重困难。每次开群众会,议论最多的就是安全饮水。
  伍盛国把群众安全饮水的愿望一一记在本子上,一边向县政府汇报寻求支持,一边带领村民寻找水源点,在伍盛国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共争取资金35万元,高标准建成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该村50多户250多人的饮水困难。
  在改善贫困群众的人居环境中,伍盛国带领群众开展入户路硬化、庭院硬化绿化、改厕等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对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伍盛国通过召开院子会、村民小组会、群众会,让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与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研究商讨解决办法。两年来,规划建设安置点2处,集中安置贫困户36户105人,完成危房改造68户。
  如何实现产业带动?伍盛国作了思考和计划,他与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群众代表共同研究脱贫项目。确定了发展香菇、苗圃基地等项目后,带领村民发展香菇8000袋,建设村苗圃基地26亩,栽植核桃树苗6000株,成立了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产业,基本实现有劳动力的在家农户产业全覆盖。
  针对群众对村支“两委”工作不够了解、参与不够、认同不够,党员身份感不强、归属感不强、党性弱化等问题,伍盛国带领驻村工作队对南门村、莲花村、迎丰村每一个党员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实,创新开通“莲花党员之家”、“南门、迎丰党员交流群”等微信平台,搭建起了党员联系贫困群众的桥梁,明确专人将村委会的工作、项目建设、惠民政策、精准扶贫、党建活动等信息定期在群里发布,收集并采用扶贫村外出务工党员反馈有价值意见建议20余条。
  为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伍盛国通过多次与对口帮扶单位湖北工建集团公司沟通洽谈,于今年6月对我县49名贫困大学生捐赠了14.7万元助学金,并对49名贫困大学生在就读大学期间,每人每年给予3000元的资助。同时,该局联合集团公司所属省工业建筑学校为我县500多名建筑工人实施“八大员”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联合集团公司组建医疗服务队,在迎丰、莲花等村开展义诊活动,为村民进行心电图、B超、妇女“两癌”筛查等服务,免费发放药品1万余元。迎丰村三组特贫户李相国腿部粉碎性骨折,集团公司捐助1万元帮其做了手术。截至目前,通过政策扶持和住建部门的倾心帮扶,南门村、莲花村、迎丰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伍盛国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学习井冈山精神,必须准确把握井冈山精神实质,把革命传统精神与时代发展主题相结合,更好的凝心聚力,决胜脱贫攻坚。今后一个时期将充分发挥住建部门职能优势,认真把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质量关,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力争年底之前完成全县699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验收和3382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
                           (向继华  伍长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竹山县新闻办公室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