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阴晴寒暑,都有众多游客慕名来到竹山县官渡镇桃园村,乘船游览驴头峡画廊,绕过中柱山,驶进大石门,溯流而上,畅享“探秘武陵峡·寻梦桃花源”的山水人文之旅。
桃园村座落在全长33公里的武陵峡口对面半山腰上,该峡谷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命名“青峰断裂带”之一的部分。十余年来,经过媒体、学者考察论证和传播,武陵峡被誉为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原型地之一。
峡口缘溪而上5公里,穿过一段遮天蔽日的密林,进入“桃花源” 景区核心地带,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稻田的尽头,几间房屋散落在山脚下,鸡鸣犬吠、炊烟袅袅,景象酷似《桃花源记》记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里住有王、李两姓人家各一户,王家开办了“桃花源人家”农家乐和民宿,户主王定喜说,经常有城里人来住上一两天,吃几顿农家饭,还说羡慕他们一家住在“桃花源”里。
桃园村山大坡陡、沟多谷深,从干沟子、三岔沟、松树岭、段家坡、马槽……这些小地名就能想见。十多年前,“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耕地基本靠牛”是大多数村民生活的写照。
土生土长的桃园村党支部书记张佑德、黄继珍夫妇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渡民歌的爱好者和传承者,他们还记得长辈传唱的歌谣:
脸朝黄土背朝天,
一年四季不得闲,
种地收成要看天,
天旱雨涝就白干。
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之初,桃园全村人口不过1100多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有600多人,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挣钱,只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靠传统种植养殖业为生,当年人均纯收入仅1700元。
近年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该村新建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1户贫困户告别世代居住的土墙石板房,搬进临近公路的集中安置房居住,不仅交通、用电、通讯都方便,还用上了自来水。
2017年6月,该村党支部动员组织58户村民以现金、土地、山场、闲置农宅入股,成立全县首个旅游合作社,走“党支部+合作社+社员+农户”共享发展红利的路子,大学毕业回乡创业青年张林负责日常经营,以“探秘武陵峡·寻梦桃花源”为主题,把驴头山、武陵峡、松树岭、古盐道等山水风景资源都利用起来,发展全域旅游,想让村民轻松快活就把钱挣了。
县镇两级把支持该村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县委书记、县长都曾徒步涉水考察景区,谋划进一步开发大计,安排有关部门向周边城市旅行社推介该景区,与旅游公司签订客源分流共享合同。几年来,该村新修旅游码头、停车场、旅游公厕,架设整修3000多米栈道、步游道,增设通信基站、安装了景区标识、装修布置了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商品小超市,开发了武陵峡探险、篝火晚会、猕猴桃采摘节、重走古盐道等20多项活动,线上线下“贩卖风景”“兜售乡愁”,吸引来省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带火带活了沉寂的乡村。
绿水、青山、慢生活。如今,走古盐道、登放歌台、赏松风亭、溯流武陵峡、听官渡民歌、做客桃花源人家,幸运的游客可以亲密接触呆萌的松鼠、调皮的猕猴,还可以带回核桃、竹笋、竹编制品这些富有乡土气息、乡愁滋味的伴手礼,桃园村已经成为竹山旅游的一张金名片、打卡地。202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1300多元。
竹山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袁平安早年曾在官渡镇工作,在他看来,游客眼中的“桃花源”早年是闭塞、落后、困苦之地,村民也难得“怡然自乐”,而是常常为穷困发愁。如今成为生产、生活、创业、游玩的人间乐土,是抓住党的惠农扶贫政策机遇干出来的。
太阳一出拨彩云,
党的政策得民心。
旅游发展文化兴,
绿水青山变金银。
这是张佑德新编的歌词,接待游客的时候,夫妇俩的歌声响彻在青山绿水间。
(作者系县委宣传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