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擂鼓镇烟墩子村,有这样一个普通而又温馨的六口之家:爷、奶老实敦厚,深受邻居爱戴;丈夫吃苦耐劳;妻子头脑灵活,勤俭持家;两个儿子一个是研究生,一个在上大学。这就是谌德国一家。
穷则思变,敢问路在何方
九十年代,30多岁的谌德国是村上的民办教师,作为村里的文化人,看到自己的父母妻儿及乡亲邻里起早贪黑的辛苦,却吃不饱,穿不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通过认真思考,毅然辞去当教师的工作,回村创业,。为了寻求致富路,他先后尝试过烧砖、卖豆腐、喂猪。在烧砖的时候,由于没钱雇工,装窑、出窑都是夫妻俩自己干,他们俩手上磨得全是泡,钻心的疼。但他们从没放弃,经过几年打拼,有了一定的收入,看到希望之光的他从此迈上了勤劳致富之路。
迈出一步,看到不一样的天
1998年,谌德国迈出坚实的第一步,经营百货。为了筹措资金,他想尽了办法,在镇干部的帮助下,筹到了3万元钱;在他谈生意的过程中,他发现用网络推销土特产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于是,他开一个自己的网店,经营家乡的农特产品,成为当时擂鼓镇网上经营第一人。
创合作社,带领乡亲奔富路
谌德国凭着自己脚踏实地的干劲,十多年来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2007年当选为烟墩子村文书。从此,他便一门心思扑在怎样带领群众致富上。
2011年,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并注册的“盛庸茗”茶叶商标。为了提高销售,在茶叶生产过程中,他茶叶分成不同的等级,分类采摘、分类包装销售。同时积极学习茶叶加工技术,通过精细化加工,他生产的茶叶赢得了县内外客户的好评,在2011-2013年全县茶叶加工评比中获得银奖。
几年艰辛,在谌德国的带领下,烟墩子村茶叶专业合作社拥有茶叶基地500余亩,年销售收入达到30多万,带动10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
父子携手,致富道路越走越宽广
如今,谌德国充分利用烟墩子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特产,带领乡亲们充分利用本地盛产的桑葚、金银花、火棘果、银杏叶等农特产品,进行深加工,通过儿子在“线”(网络)上操作,他自己在“线”下发货的方式,进行生产销售。(向继华 方黎明
全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