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把新摘的豇豆、茄子、西红柿、黄瓜给吕继兰送点去,她可能没有菜吃了。”7月10日,上庸镇大泉山村副主任陈学明刚从自家菜园把新鲜蔬菜采摘回来,就告诉妻子自己要去看望吕继兰。
陈学明,2007年入党,曾担任过原白河浪村副主任、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大泉山村和白河浪村合并,陈学明被选为大泉山村副主任,分管白河浪片区。大泉山村现有贫困户85户,300多人,其中白河浪片区占了一大半。这位富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村干部就主动把关爱贫困户的事当作大事放在心坎上。
特困老人的好“儿子”
吕继兰是该村5组村民,现年81岁,是分散供养的五保户。陈学明自5年前起就主动要求成为吕继兰监护人。5年来,对这位年龄大又是哑巴的老人,陈学明关爱有加,风雨无阻的为老人送粮、送菜、购买生活用品,老人病了就请医生,药费不能报的就记在自己身上。村民们都说,陈学明是特困老人的好“儿子”有德有爱的好人
该村4组村民任群芬70多岁了,由于患有高血压、肾炎等,加上年纪大行动不便,周边没有卫生室,任群芬一有病就给陈学明打电话,陈学明就骑车到外面去请医生上门为她诊治,没有钱时,就借给她几百元。任群芬说:“要不是陈学明关照,我这把年龄怕早不行了。”
该村1组78岁无儿无女的老人李家宝更是陈学明时常牵挂的人,他住在至今不通公路,不通电的地方,由于村里附近没有卖柴油网点,陈学明每年就专程到县城购买一大桶柴油放在家里,李家宝家里柴油用完了,就为他送到家里去。老人家房子破旧经常漏雨,陈学明就请人帮助检修。有时怕老人一人独住有什么意外,陈学明就隔三差五地去看看,与老人聊天,叮嘱有什么事就找他。
村民心中的好干部
作为村干部陈学明还为村民改善生存条件而尽力。白河浪村3组、5组十分偏远,进出都只能走村民自修的小路,除摩托车外其它车无法通行,村民大多住在土坯房里,土特产也难变成钱,村民强烈要求搬迁到公路边。陈学明积极向镇党委政府及驻村帮扶的县人防办反映村民诉求,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县人防办的大力支持。
去年,该村启动异地扶贫搬迁工作,经过两个组群众多次评议后投票,最终13户被确定为搬迁对象。在尹家凸异地搬迁安置点建设中,陈学明天天蹲在施工现场,解决施工中的难题,同时监管施工安全。今年元月,13户建房户均搬进了新家,看到村民住上新房他感到十分幸福。
陈学明长年关爱弱势群体,用自己朴实无华的爱,谱写了一曲大爱无疆的颂歌。
(苗东升 严 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