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堰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身在一隅不偏安,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以打造鄂豫陕渝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保障十堰及周边地区百姓健康为己任,大力发展自身医疗服务能力,致力拓展区域辐射水平。凭借独特的“太和模式”,其医疗服务能力覆盖鄂豫陕渝四省毗邻地区2600万人口,创造了“三成患者外地来”的纪录。
因地制宜盘活异地保障资源
2013年9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专题报道了我国各地医保、农合患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难题。该报道将太和医院创新服务、突破性解决这一难题作为成功案例的典型。
据太和医院医疗公共关系部主任黄群平介绍,太和医院地处四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多年来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了许多来自陕西、重庆、河南等地的外省患者前来就诊。
可在2003年,情况发生了变化。据太和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的医生反映,连续一段时间以来,来自陕西地区的患者数量明显减少。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医保、新农合异地结算的问题,外地患者来太和医院就诊的费用高于本地就医,所以他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本省省会看病。
“太和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百姓遇到这种矛盾,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太和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罗杰说,针对这个情况,太和医院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院长率队的临床专家团队,先后多次赴安康市社会保障局、社保经办中心协调医保异地结算事宜。
最终,安康市被太和人的真诚所打动,经过实地考察后,市劳动局副局长亲自带着“安康市医保定点医院”的牌子赴太和医院挂牌。2004年,太和医院又成为“安康市新农合定点医院”。
如今,太和医院已经是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旬阳县、山阳县,河南省淅川县,重庆市巫溪县,以及湖北神农架林区、襄阳市、南漳、保康、老河口市、谷城县、枣阳县等县(市)的医保、新农合定点医院。
身在一隅不偏安
医保、新农合异地结算过程中,异地患者省了心,太和医院却为此承担了很多。去年一年,在太和医院就医的陕西省医保、新农合报销人次多达8200余人次,总金额达9400万元。在报销过程中,由于采用“现场报销”模式,一直是由太和医院先自行垫付报销款项,统一同医保部门结算,医保总额超出了限定,超额部分也由太和医院自行承担。
此外,太和医院还为异地患者提供报销优惠政策,仅此一项,2014年就为患者优惠600余万元。为此,2014年,中华慈善总会为太和医院颁发“突出贡献奖”。
做患者的贴心人
“太和医院年外地患者数量高达45万人,占总门诊量的三成,而在这之中,又有70%来自陕西省。”外地患者比例如此之高,在全国范围内,除京沪两地外的地市级三甲医院中,实属少有。因此,外地患者是太和医院不可忽略的人群,他们的所想所需,也是医院必须考虑的问题。
2012年4月,太和医院成立外省患者接待中心,由门诊服务中心的36位护士负责“打理”。她们身着不同色彩的服装,每天早7时至晚7时,不间断地为患者服务,被患者称为“贴心的彩虹姑娘”。
“千万不能将医院当做只给患者看病的地方。”罗杰说,外地患者最不方便的就是路途遥远,来一次不容易,要尽量满足患者需求。
“十堰市人口只有350万,太和医院160多万人次年门诊量从何来?”2011年10月,海南、河南、湖南等6省卫生部门负责人在太和医院调研时,就此问及罗杰。
“服务无小事。”这是太和人多年来的服务理念,也是太和人给出的最好答案吧。
(梁时荣 金中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