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6月1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雄还得问出处

新闻作者:刘辉光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4日  查看次数:次  
在湖北竹山与竹溪两县交界处有一个地方叫两河口,清朝中后期两河口白虎山下有一座建筑面积两万多平米的王氏庄园,住着一户王姓富商,两河口因王氏的崛起而名声大作。
庄园主体呈一个大大的王字型嵌在白虎山“白虎”的脑门中间,距正门远处是一道石牌坊,在石牌坊与庄园正门中心点上高竖着一根石旗杆,标志着庄园主人的赫赫威名——王三盛。王三盛并非主人大名,据传是清朝慈禧太后所赐,其意指王家人盛、地盛、财盛。而真正的庄园主人大名曰王应魁是也。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在用人之际英雄是可以不问出身的,但在写传记的时候还是要问出身,不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王应魁生于湖北麻城。且说清道光二十四年麻城铁雁塔下砚池塘边的王员外新房落成,正喝喜酒时忽报夫人给他添了个男丁,王员外喜出望外,给这个小男丁取名王应魁,但随之传来噩耗,夫人因生产时失血过多去世了。
不久,王员外续了弦,王应魁就有了后娘。那时候不计划生育,王应魁后娘一口气又生了两个儿子,他爹给他们取名王应荣、王应富。王应魁十三岁时,老爹归天了,后娘带着他们弟兄仨过日子,坐吃山空,不久他爹的一点遗产也就耗得差不多了。为了减轻负担,也为了赶走王应魁这个眼中钉,后娘就把他送去学铜匠,混口饭吃。因找的这个铜匠师傅手艺一般,生意冷清,在师傅家混了三年,除了平常拉拉风箱外,王应魁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才实学。十六岁那年,王应魁与师傅发生了一次口角,一赌气就回家了。
几年不见,三兄弟见面格外高兴,可后娘心里并不大喜悦,平常不是教训就是数落,王应魁在家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十九岁那年,有一天王应魁和弟弟砍柴回家,后娘递过一碗蛋炒饭让他吃,王应魁随手喂了块鸡蛋给家里的大黄狗,没想到大黄狗吃下去没一会儿就七窍流血,一命归西了!这时候,王应魁心里明白了后娘的心机,心中的苦闷和委屈顿时像火山迸发一样,他抱起一块大石头“噗通”一声丢进了门前的砚池塘,哭着对弟弟说:“哥哥虽然难舍你们,但哥哥今天非离开这里不可。”大弟弟应荣问哥哥:“你要去哪里?”应魁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去哪里。”小弟弟应富急着问大哥:“大哥你几时回来?”应魁指着刚沉入水里的石头说:“那块石头什时候漂起来我就回来。”说毕头也不回就走了。
王应魁一口气跑到铁雁塔山顶,远望自己的家门,止不住地流下泪来,那儿毕竟是自己待了十九年的家啊。抹干眼泪,王应魁开始没日没夜地翻山越岭,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一日来到秦楚交界的山里,一打听是竹山县西。一个一无所有的愣头青就这样在深山老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作者单位:湖北省审计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