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楼台乡挡鱼村2组村民范本章接到儿子范世江从国外打来的长途电话,告知自己在联合国维和部队半年来一切都好,请家里放心。范本章也告诉儿子,家里一切都好,请安心服役。这对父子相隔万里之遥,几句简洁话语,化解了异国他乡的浓浓乡愁,再现了父子拥军爱国的情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范世江的父母是忠厚的农民,一起生活的伯父、叔父都是智障且未成家,身为独生子的范世江在这样的贫困家庭中,承载着养老和持家的巨大压力。2003年秋,年满18周岁的范世江获知征兵参军的消息后,萌生一颗对国防事业的崇敬之心,把报名参军的想法告诉父母,原本怕父母不同意,没想到二位老人大力支持拥护。范世江从初检、复查到政审都是步步顺利,当年年底光荣入伍,实现了自己参军报国的梦想。
当兵是范世江人生的一次转折。打入伍进军营那天起,范世江就立下把兵当优的雄心壮志。他恪守服从命令的军人天职,把热爱国防事业、珍惜军营岁月、力求发展进步作为座右铭。2006年底,已获优秀士兵的范世江,又以优异的成绩转为一级士官。这3年,对于范世江是最关键的奋斗期,他自觉完成了高中课程,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3年中,他父亲几次高血压发作住院、呆痴的伯父过世,他都不知道。父亲也从没在电话中说过一句艰难的话,“家里一切都好”是范本章向儿子最喜欢说的“口头禅”。
2012年底,在部队完成军校深造并提干的范世江回家探亲。大年三十,一家人相隔十年在一起吃团年饭,显得格外亲热。除夕夜,范世江没有陪父母“守岁”,而是走访亲戚和左邻右舍,动员在家的一些年轻人报名参军,把自己当兵的经历、经验讲给他们,动员一些老辈们支持晚辈们去参军报国。范世江的传经送宝,营造了家乡人民拥军爱国的氛围,2013年以来,挡鱼村连续呈现踊跃参军的好景象。
2016年1 月,有着13年兵龄的范世江获县人武部二次政审通过,以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优,被录选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并去某国执行为期两年的维和任务。出国维和半年来,范世江不忘入伍时的信念信仰,在异国他乡牢记着祖国人民对他的期待,为祖国争光,为维和勇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