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2016年07月30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0000
本期导航 往期回顾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秘密行动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30日  查看次数:次  
(上接一版)他按程序向上报告,将陈某血样送到省里检验,结果不了了之。半年后,陈某病故。邻居50岁不到就死了,作为医生还不确定他的死因,王焕云心里五味杂陈。他再次将自己的怀疑想法及陈某病症写清楚,附上他掌握的卖血人的名单寄给省市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
  上级指示组织调查,王焕云受命牵头,开始在村民中秘密走访,筛查有卖血史的人群。他跑东山爬西山,10天筛查出50多名卖血者,又以查“乙肝、肺结核”为名说服群众配合抽血。有人怀疑他:“你该不是把我们的血抽到拿去卖吧?”王焕云委屈却不能计较。首批送检结果出来,50份血样12份被认定“艾滋病毒携带者”。
       这个可怕的消息一下子在竹山炸了锅。县卫生局派工作组前往该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王焕云每到一家,总是小心翼翼将结果告诉当事人,每个人几乎作出相同反应“是不是搞错了?”甚至误会他“胡说八道”。王焕云反复解释,艾滋病是大家在卖血中单采血浆交叉感染所致。
  上世纪80年代,因为贫困,陈家铺村及周围几个村都有群众卖血。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艾滋病?王焕云夜不能寐。2002年4至5月,他起早贪黑,挨家挨户走访,日均50公里,累计行路1万多公里,筛查高危人群180多人,经集中抽血检验,又查出25人患有艾滋病。有些外出打工春节回家的,王焕云过年就上门调查,动员他们参加检查。在谈艾色变的特殊时期,王焕云家成了唯一接待点,几乎锅底不断火,家里的肉吃完,园子的菜吃光。起初能炒出10个菜或8个菜,最后每餐仅有4个菜。“只要能救邻里乡亲,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王焕云说服妻子默默支持。
  2003年,陈家铺村建起了“温馨家园”,使艾滋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和管理。截至目前,王焕云所管辖的艾滋病人没有发生一起交叉感染。现存活的艾滋病患者最大年龄的汪老太,今年63岁,身体仍很健康,老伴高血压,儿子矿难死亡,她肩负照顾老伴和扶助儿媳妇照顾3个孙子的重任。用汪老太自己的话说“我是家里的人精。”汪老太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体,一有异样,赶紧给王焕云打电话,王焕云立即挎着药箱上门服务,守卫着患者的健康。(陈兴云 朱名绍 张 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2009-2012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今日竹山-多媒体数字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鄂ICP备05017810号-1